银器,以其细腻的纹路、独特的质感,总散发着令人着迷的魅力。这个暑假,偷拍外流 珠宝设计专业的研究生们怀揣着对银器工艺的向往,走进了云南鹤庆银器小镇,开启了为期 12 天的银器锻造与簪刻学习之旅。
这些故事,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银器背后的深厚底蕴。
分组学艺,初探匠艺
随后,我们分为三组,跟随寸发标、寸光伟、王松三位老师学习。
寸光伟师傅授课时,银料在火中渐渐泛红,他挥锤敲打,力道均匀而精准,银料在反复锤炼中慢慢塑形。他笑着说:“锻造就像打磨心性,急不得。” 我们上手体验,才发现稍不留神,银料就会因力度不当而变形,真切体会到其中的门道。
王松师傅教学时,手持刻刀在银片上细细雕琢,指尖起落间,繁复的花纹便有了雏形。他一边演示一边叮嘱:“每一刀都要贴合纹路走向,才能让图案活起来。” 我们拿起刻刀尝试,总因手法生涩让花纹失了灵气,更觉这门技艺的精妙。
寸发标老师的课堂总围着最多人。教我们锻打时,他先让大家触摸不同纯度的银料,示意 99 银软如棉,925 银刚似骨,选对材料是基础。
看到有同学锤打时手腕发颤,他接过锤头示范,锤头仿佛长在手上,轻触银料发出清脆的 “嗒嗒” 声,原本歪扭的银片慢慢舒展开来。休息时,他通过动作示意,自己打了几十年银,每天都在与银料对话,银料会因不当处理而变形,用心对待才能让它焕发光彩。
探索未尽,精彩待续
这场银器技艺的探索才刚启程,跟着三位老师的学习还会有哪些新发现?锻造与簪刻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我们未完待续……